使用说明:点击“全屏”可放大地图窗口;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;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;地图左上角“+”可放大“-”可缩小;“上下左右箭头”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;点击“三维图/二维图/卫星图”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、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。
宣城概要
宣城,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。在安徽东南。宣纸因在此集散而得名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位于该市广德县。西汉置宛陵县,西晋以这里治宣城郡,故而到隋朝改名宣城。
宣城从唐代享盛誉,到明清不衰,与桐城齐名,是安徽地区的人文文化中心之一。
宣城是上海和南京经济区以及长江经济带的有机组成部分,是连接浦东开发与皖江开发的陆上纽带。这里公路四通八达,青弋江,水阳江与长江相接,皖赣铁路复线和宣杭铁路,318国道,205国道贯穿全境。宣城,自商周始,即为皖南重镇。宣城盛产粮,油,棉,蚕桑和茶叶,板栗,蜜枣,青梅,山核桃,香菇,竹笋,猕猴桃等各类名优特产品。毛竹蓄积量局全省之首。水产品有古今为贡品的琴鱼,桐花鱼以及河蟹,银鱼等。机电,汽车,建材,纺织,化工,造纸已形成为宣城六大支柱产业,农用运输车,汽车零部件,水泵,水泥,丝绸,纸等重点产品已形成系列化,规模化。开发性农业,绿化造林,资源开发和特种水产养殖发展迅速,建成数十项200多万亩稳定,高产,优质,高效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。
宣城市自然资源丰富。全市森林覆盖率55%,林业总面积44万多公顷,蓄积量1700多万立方米。竹林面积9.3万多公顷,其中广德县4万公顷,毛竹蓄积量8000万株,居全国第七位、全省第一位,有“竹海”之誉;宁国市元竹、笋用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,被评为“中国元竹之乡”。林产品有板栗、蜜枣、山核桃等,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。中药材种类繁多,著名的有宣木瓜、郎吴芋(吴茱英)、宁前胡、宁贝母等。珍稀野生动物有30多种,其中列入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扬子鳄、梅花鹿、金钱豹、云豹、黑麂 白鹳、丹顶鹤、白颈长尾雉等。境内的扬子鳄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还有绩溪清凉峰和宁国板桥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。清凉峰保护区内主要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它珍稀动植物资源。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树种30余种、动物13种。板桥保护区保护对象为天然甜储林群落及其它珍稀动植物资源。其中甜槠林是安徽最北一处、我国东部最北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群落,十分珍贵;金钱松、香果树、杜仲等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,尤其是水泥用石灰石,储量在160亿吨以上,矿床规模大,矿石质量好,氧化钙含量大于50%的占95%以上。均宜露采。著名的“海螺”牌水泥原料就是取自宁国海螺山的石灰石。
宣城旅游
宣城市 - 资源特色
宣城市
宣城市自然资源丰富。全市森林覆盖率55%,林业总面积44万多公顷,蓄积量1700多万立方米。竹林面积9.3万多公顷,其中广德县4万公顷,毛竹蓄积量8000万株,居全国第七位、全省第一位,有“竹海”之誉;宁国市元竹、笋用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首位,被评为“中国元竹之乡”。林产品有板栗、蜜枣、山核桃等,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。中药材种类繁多,著名的有宣木瓜、郎吴芋(吴茱英)、宁前胡、宁贝母等。珍稀野生动物有30多种,其中列入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扬子鳄、梅花鹿、金钱豹、云豹、黑麂 白鹳、丹顶鹤、白颈长尾雉等。境内的扬子鳄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还有绩溪清凉峰和宁国板桥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。清凉峰保护区内主要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它珍稀动植物资源。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树种30余种、动物13种。板桥保护区保护对象为天然甜储林群落及其它珍稀动植物资源。其中甜槠林是安徽最北一处、我国东部最北一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群落,十分珍贵;金钱松、香果树、杜仲等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,尤其是水泥用石灰石,储量在160亿吨以上,矿床规模大,矿石质量好,氧化钙含量大于50%的占95%以上。均宜露采。著名的“海螺”牌水泥原料就是取自宁国海螺山的石灰石
宣城市 - 旅游
宣城旅游
宣城人文胜迹遍布,谢脁楼与黄鹤楼、岳阳楼、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;敬亭山为名符其实的“江南诗山”,现存敬亭山麓的广教寺双塔,以其对唐塔风格的继承与革新,成为全国仅存,因而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文物;称为“天下四绝”之一的太极洞,以其中空博大的气象成为溶洞奇观;宣城名人辈出,梅尧臣、梅询、梅鼎祚、梅守德、梅清、梅文鼎、梅光迪,使之有“宣城梅花遍地开”一说;宣城是宣纸、宣笔、徽墨的原产地域,2004年被授予“中国文房四宝之乡”称号;以三雕艺术、徽墨、徽菜、明清古民居称誉海内外的绩溪,因胡雪岩、胡开文、胡适、汪静之等而享有“邑小士多”的美名;李白一曲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”,使泾县桃花潭名扬海内外,“泾县吴”自始祖吴文举迁居泾县茂林以来,历代仕子如林。
宣城市 - 特产
城特产众多。比较有名的土特产有南湖银鱼、水阳河蟹、水东蜜枣、广德毛竹、板栗、宁国山核桃,以及以敬亭绿雪、涌溪火青为首的绿茶系列。此外还有宣纸、宣笔、旌德三麻、绩溪蚕丝、徽墨等。唐代“宣州红线毯”、宋代“宣城诸葛笔”、明代“宣城木瓜”、“宣城雪梨”扬名华夏。“水东琥珀枣”、“敬亭绿雪茶”、“郎溪瑞草魁”、“宁国黄花云尖”、“泾县红星宣纸”、“绩溪梅花白厂丝”等物产纷纷销往海内外。
宣城教育
宣城市 - 宣城教育学校
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幼儿园:宣城市第一幼儿园 宣城市第二幼儿园 宣城市第三幼儿园 宣城市第四幼儿园 宣城市第五幼儿园 宣城市爱心幼儿园 小学: 宣城市第一小学 宣城市第二小学 宣城市第三小学 宣城市第四小学 宣城市第五小学 宣城市第六小学 宣城市第七小学 宣城市第八小学 宣城市第九小学 宣城市第十小学 宣城市梅林小学 宣城市志成双语学校 中学:宣州区古泉中学 宣州区文昌中学 宣州区第六中学 绿宝奋飞中学 宣州区第五中学 安徽省宣城中学 宣州区养贤初级中学 华星外国语学校 宣州区杨柳中学 阳光私立初级中学 宣州区孙埠初级中学 宣州区第四中学 私立文鼎中学 宣州区水东初级中学 宣州区金坝初级中学 宣州区华阳初级中学 宣州区向阳初级中学 宣州区第十二中学 宣州市二中 阳光中学 宣城市第八中学 宣城市第三中学 宣州区第十三中学 宣州区天湖中学 宣州区寒亭中学
宣城文化
宣城市 - 文化
相沿二千多年, 范晔、谢脁、沈括、文天祥等先后出守于此,李白、韩愈、白居易、杜牧等相继来此寓居,众多的人文遗迹,优美的自然风光,使得这座古城不仅赢得“上江人文之盛首”的赞辞,更因谢脁、李白、杜牧等人的大量歌咏,而享有“宣城自古诗人地”的美誉。